大连市东大人才职业技能提升服务平台

Dalian Dongda HR Service Platform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文章
  • 文章
搜索

博主资料

东大Psy
  1. 博主:东大Psy
  2. 职位:班主任
  3. 简介: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是一次重大的心灵成长之路。在培训教材里,会讲到对生活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最实用的知识。心理咨询师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事心理行业的国家法定证书,只有取得此证书才能合法的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心理的学习会使你的人生从此开始变得辉煌、精彩。
  1. 今日访问量:805
  2. 昨日访问量:0
  3. 总共访问量:323319

最新评论

·  2021-02-17
·  2021-02-09
·  2021-02-04
·  2020-07-11
·  2020-06-20
·  2017-02-02
·  2016-06-01
·  2016-06-01
·  2016-05-31
·  2016-05-31
正文

如果当时父母这样培养,你的阅读绝不会像是现在这样浮躁[2016-05-31]

文:采铜|壹心理专栏作者

大家好,我是采铜,我是一位心理学者和自由写作者。阅读、学习、思维这些领域是我主要的研究和写作的方向。

对于阅读,想必都比较关心。而在阅读这个领域,据我了解,恰恰是有一些误区在的。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有一种用力过猛或者说过于功利化的态度,就像我这次讲座,之前宣传的标题是《如何阅读才高效》,这个题目是个幌子,可能只有这样取题目,更多的人才愿意来听。实际上,阅读为什么要追求高效呢?这是个伪命题。阅读贯穿了人的一生,是人生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的目的是高效吗?你更想要的是高效的、像发动机一样的人生,还是幸福的、自足的、快乐的人生?相必,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那么阅读也是一样的。

所以让我们回到一个基本的常识,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一种自由的游弋。

我看到一些新闻,说现在针对孩子的国学班很流行,很多家长要求学龄前的孩子去背《四书五经》。支持这种做法的有很多理由。但不管什么理由,都违背了上面这个常识:阅读是一种自由的游弋。你让孩子去背他无法理解的东西,是一种强迫、一种灌输,这不是教育。

我之前看张中行先生的《文言津逮》这本书,很受触动。张中行先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涉猎颇深的大家,他这本《文言津逮》是教导文言初学者的入门经典。书里有一章的题目叫《循序渐进》,讲的是读古书的顺序应该是什么样的。总的原则就四条:由浅而深、由少而多、由慢而快、由借助到自力。那么什么样的古书是浅的、什么样的是深的呢?张中行先生说,一般情况下,可以“先今而后古”,就是先看比较晚近的文言,比如清代的书,肯定更易理解一点,基础扎实以后,再看比较早的。另外呢,还可以“先记事而后说理”,比如可以先看史书或者小说之类。按照张中行先生的思路,显然先去读、去背四书五经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循序渐进是教育的常识,但是很多人一到实践中就忘了,到了对待孩子的时候就因为别的原因把常识给忽略了。这是不应该的。中国古代的经典当然要看,但是要考虑孩子是不是到了他可以理解的程度。林语堂先生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读书的艺术》,里面有很多关于读书的真知灼见。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

“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孔子曰:‘五十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候尚不可读《易经》。孔子在《论语》中的训言的冲淡温和的味道,以及他的成熟的智慧,非到读者自己成熟的时候是不能欣赏的。”

让孩子去阅读不应该是一种灌输。不应该是一种强制。而是应该让孩子在书海里探索,去找到既符合他接受能力的、又能激发起他兴趣的读物。林语堂说:“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 ……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

读书这件事有大体两种情况,一种是被迫地读,一种是主动地、自愿地去读。显然,我们应该尽量让孩子进入后一种状态。当代有一位作家和藏书家,学识很渊博,叫黄裳。黄裳先生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读书经历。他很小的时候,家长也让他去读四书,但是他没兴趣,这种阅读是被迫的。而他自觉自愿去读的第一本书是《红楼梦》,但是《红楼梦》他也读不大懂,他喜欢看的只是书里的插图而不是文字。所以看了一小部分就不看了。接下来真正引发他强烈兴趣的一本书是《封神演义》,因为他觉得土行孙很奇妙,可以在地里面钻进来钻出去。看了《封神演义》之后又看《聊斋》。其实这两本书都被他父亲列为“禁书”,他是偷偷拿来看的。他的读书兴趣就是这么培养起来的,后来就爱书成痴,一辈子看了很多很多书,也买了很多很多书。而且很奇妙的是,他的古文功底就是从《聊斋》这样的书里培养起来的,他没有去专门学文言的句法、语法,而是在看《聊斋》的时候去猜,猜出了文言的功底。这也是兴趣的作用。

我知道很多学生喜欢去让年长的、有学识的人来列书单,很多老师、专家也喜欢列书单。但我觉得书单的意义并不大,因为你列的书单只是展现了你个人的阅读趣味。而每一个读书人,是应该培养起自己的读书趣味的。当他在书海里遨游,他会渐渐知道自己更想看哪些书。好的书单的价值是给学生一个最初的引导,可能真正起作用的只是书单里的两三本书,然后学生在这种最初的引导之后就会自己找书看了。他就不需要书单了。

顺着自己兴趣去读的成长经历,有一个很棒的例子,就是张佳玮。张佳玮,大家都叫他张公子,年纪轻轻就已经出了很多书,文笔很好,知识量非常大,写文章信手拈来。他在知乎上曾介绍过自己早年的读书经历,全是凭着自己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读了很多书。他读幼儿园时的主要读物是连环画,小学时读的是《杨家将》《说唐》《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还有金庸的全部14部作品。因为金庸,而对大仲马开始感兴趣,在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一下子看了很多大仲马的作品,接下去看了很多西方名著,其中不少作家是把他们的全部作品都通读一遍。你可以想象,一个少年,一头扎进文学的天地里,肆意遨游,无拘无束,是一种多么畅快的感觉。

所以可以这么说,阅读是个人心智自我引导的最佳方式之一,一旦一个人在书海中尝到了乐趣,那么不需要其他任何人的强制、约束甚至引导,他就可以自己成长、成熟而富于智慧。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帮助孩子培养起这个兴趣。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形成内部动机。而如果家长的处理方式不当,让孩子在阅读时体验到一些负面的体验,感觉受到约束、强迫或者受挫,那么他的内部动机就很难培养起来。

我从小就爱逛新华书店,因为家里比较穷,不大买得起书,所以我就经常在新华书店站着看书。二十多年的新华书店是没有座椅的,不像现在条件这么好。那时我在书店一站就是大半天,而我妈就陪着我站这么久,而且她不会建议我读什么书,她会站在离我远一点的地方,任凭我逛、任由我挑。如果不是她在我很小的时候,陪着我在书店里站着,我的读书的兴趣不会从小就建立。后来,当我的年龄可以在图书馆办借书证以后,就经常泡图书馆了。

刚才讲到,一个孩子,读什么书,应该是自由的。接下来讲,他读书的方式,也应该是自由的。

我们都知道李敖读书有一个“大卸八块”法。就是他买书总是会买两本一样的,一本用于收藏,另一本会把它撕掉,把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剪下来,变成他的知识碎片。所以书是可以撕的。还有,书上可以划线,甚至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可以写批注,甚至涂涂画画,都可以。我小时候被教导,对书要爱惜,看完一本书还要让它整洁如新,这其实不对,因为对书真正的“爱惜”,是把书上的东西消化吸收、进到自己的脑子里,这是对一本书最大的尊重,而不是表面上的,去守护书这个载体。

还有读书是不是都要从头开始看,一字不落地读到尾呢?这也不一定。书的质量良莠不齐。很多书太水了,完全没有认真看的必要,你只要快速浏览,甚至跳着读就可以,找到对你有价值的几个点就可以了。如果你认认真真去看没多少价值的书,反倒是浪费时间。我们很多人,特别是学生,对待“书”会有一种仰视的态度,以为凡是能印成书的,总是值得去学一下的。其实真不是这样,书里面垃圾特别多,垃圾书特别多。你应该用“平视”的眼光去对待书。

当然好书也特别多。光去看那些好书,一个人一辈子也看不完。但是我们读书的一大挑战是,要在一个更大的全体书的集合里去挑选适合自己的有价值的好书。这个过程就必须要包含快速浏读和跳读。没有这个海选的过程,你就没法自己去发现足够多的好书。

还有,读一本书的顺序,是可以完全由你的兴趣甚至心情来决定,并不一定是从前往后看。你可以看完第一章后直接去读最后一章,你也可以随机地挑选一章来看,或者找到书中你特别感兴趣的段落,然后以此为基点往前后扩展来读,这种方法叫“楔入式阅读”。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写过一本书叫《恋人絮语》,这本书的写作方式,就是让你随意打开某一页开始看都可以,它是由很多思想、感觉和语言的碎片构成的。而这种碎片恐怕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我有一个观点是,“阅读一本书,就是走入一个多维的空间”。一本书是由很多层面、很多维度的东西复合而成的。而当你读一本书的时候,往往只是注意到了书的其中很少一部分。所以一个好的读者,要学会试着从不同的视角去阅读一本书。苏轼讲自己读书的经历,有一个“八面受敌法”,他说: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读之。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读,但得其所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做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每次做一意求之”,“勿生余念”,也就是说每次从一个侧面或者视角去切入一本书。这种目光是偏狭的,但正是这种偏狭会让你对这本书有更深刻地理解和收获。

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也是知识非常渊博的王云五先生,他读书的特点是,会从书最后所附的索引来读,因为他觉得从索引来看书的内容,更容易建立起知识的脉络。还有,你也可以专门去读一本书的脚注,可以只去欣赏它的插图,可以去摘取它的用词(比如木心作品中的用词就很值得研究和学习),也可以专门去研究一篇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读书可以采取的方法和视角是无限多的。我国有一位语文教学的专家叫曾祥芹,他在二十多年前就编过一本书叫《阅读技法系统》,里面列举了108种阅读方法,但我觉得还没列举完。实际上我觉得,读书无定法,无招胜有招。一个人读书的方式越灵活、越有创造力,他从书里收获的东西就越多。所以在读书的方式上,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用没有束缚的、自由驰骋的方式去读书。

这是“阅读是一种自由的游弋”的第二层含义。

这句话还有第三层含义,就是“阅读”并不仅仅是读书。其实读这整个世界也是一种阅读,你用读书的方法去读书以外的东西也是阅读。

比如,著名学者金克木先生提过一个“三读”的观点,他说自己不仅爱“读书”,还喜欢“读人”、“读物”。他还说他喜好用读书的方法来读人和读物。

另外,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他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恐怕是很有限的,他更需要走近一座建筑,以及进到它的内部去观察,他才能学到一个建筑师所需要学的东西。墨西哥有一位非常杰出的建筑设计师叫杰西卡·雷可瑞塔,他年轻的时候很有幸跟格罗皮乌斯见了一次面。格罗皮乌斯是谁?有些人应该知道,他既是一位建筑大师,又是包豪斯学校的创始人。年轻的雷可瑞塔问格罗皮乌斯,应该怎样学习建筑。格罗皮乌斯的建议是:“尽可能多地去旅行”。这个建议改变了雷克瑞塔的一生。他后来回忆说,大学里的教授虽然也告诉过他建筑是什么,但是他内心对建筑的深刻理解还是源于自己对建筑的亲身观察,“那些关于色彩、比例的概念,那些关于墙体运用的知识,都来自于墨西哥的城市和村庄”。

我昨天和一位新认识的朋友聊天。她很厉害,24岁就成了一家著名时尚杂志的主编。而令我惊讶的是,她说自己不喜欢读书,以前读过的书很少。不过马上我又理解了,她作为一个时尚达人,肯定是对视觉的、图像的东西更感兴趣。然后我问她,“你的主要的信息输入的渠道是什么”。她的回答是,跟很多比自己年长的人聊天,买很多很多衣服,走很多很多城市。我觉得这个答案真是太棒了。

还有一点是,今天我们很多的阅读可以是多媒体的阅读,可以是多种途径的复合式的阅读。比如,我们可以在看书的同时,也去网上看一些相关的图像和视频,可能体会会更加地深刻。一次我看梁文道的一个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这个节目的第一集是讲《了不起的盖茨比》。只见梁文道先生穿着一件风衣,走上一座天桥,开始讲,“每个人都会做梦是不是?”然后他继续边走边谈,讲一个当代普通年轻人的梦想,再谈到20世纪初叶美国人的梦想,然后切入到《了不起的盖茨比》。我看着他在北京的夜幕下朗读这本小说的片段,感觉两个国度、相同的思潮跨越时空的撞击和共鸣,很有感觉。

所以我想,在这个时代里,我们的阅读是可以更加开放式、更加多元的、也更加立体的。虽然书的世界很浩瀚,但书之外的世界也很浩瀚。除了书以为,还有很多很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阅读”,两者并不冲突,而是可以互补,共同开拓和构建我们的精神世界。

也就是说,如果愿意的话,你可以在这个世界中自由地游弋。而作为父母,我觉得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能在这个世界中自由地游弋。

因为这种感觉实在太棒了。

阅读(1725) ┆ 评论(0)
发布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学校专栏:

学校专栏: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大连东大人才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