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东大人才职业技能提升服务平台

Dalian Dongda HR Service Platform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文章
  • 文章
搜索

博主资料

东大Psy
  1. 博主:东大Psy
  2. 职位:班主任
  3. 简介: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是一次重大的心灵成长之路。在培训教材里,会讲到对生活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最实用的知识。心理咨询师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事心理行业的国家法定证书,只有取得此证书才能合法的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心理的学习会使你的人生从此开始变得辉煌、精彩。
  1. 今日访问量:10
  2. 昨日访问量:0
  3. 总共访问量:256111

最新评论

·  2021-02-17
·  2021-02-09
·  2021-02-04
·  2020-07-11
·  2020-06-20
·  2017-02-02
·  2016-06-01
·  2016-06-01
·  2016-05-31
·  2016-05-31
正文

为什么说读书量计划是一种懒惰的勤奋?[2016-04-18]

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千古刘传(ID:qiangulc)

一年结束,不少人会晒这一年读了多少本书。目前我见过最高的是一年读1000本,少则也得200本起,100本你是真不好意思发朋友圈。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读书量成为了一个可比拼的数值。在执行过读书量计划后,我感到深深的困惑。

一是,由于创业原因,我接触过一些牛人,发现其读书量和成就间存在一定显著性的正相关。

二是,我也发现不少人执行书海战术,却并没有获得跟牛人一样的认知。

 

那么,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高阅读量是否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认知,让自己成为牛人呢?

为什么要规划读书量?

 

我也制定过读书量计划,后来我反思,为什么要制定读书量?基于什么原因,我要规划一年读200本书这样的计划?这个问题,也抛给做过同计划的你。

说说我自己的结论,也许大部分做过类似计划的人会这么想:因为别人一年读200本书,宝宝心里方。

此处的别人,也许是一位知名的企业家,也许是你身边的一位学霸,也许是一个你很钦佩的作者,他们在某些场合展示了读书量计划,并谈到读书对他们的影响,如何让他们成长。声量最大的例子,非俞敏洪老师说大学要读600本书莫属。

当看着我们对标的人物通过读书这个方法获得成就时,难免会产生一种幻觉:如果我也这样读书,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牛逼。既然他们一年读上百本书,那我也读上百本书。

关于读书量计划,问题到解决方案的思考路径大抵如此,简单直接。

 

·读书量计划的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简单直接的问题-解决方案思考路径,会带来懒惰的勤奋。例如,我之前谈改变理论与减肥时提到一个思考路径:

问题:太胖———解决方案:多跑,少吃。

付出了勤奋,通常带来的结果是,没瘦、体重反弹、膝盖磨损、绝食引发胃病等。缘由在于,并未理解体重增减、胖瘦变化的生理学基础原理,而执行了违背原理的解决方案。

 

读书量计划也是基于同样的思考路径得出,如下:

问题:我不牛————解决方案:多读书。

执行一遍这样的解决方案,很多人又产生一个新的疑问:

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于是我看到了这样一个类比回答:

就像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的骨头和肉。

这样的答案很容易让人接受,如果你认同且没有疑问,那么下面的内容就没必要看了。如果你认同但是心里仍有不安,和我一样不喜欢这种道不明说不清的模糊答案,那么请往下看。

事实上,简单的思考路径得出的解决方案,通常是维持原系统不变。

 

Paul Watzlawick,John Weakland,Richard Fisch三位心理学家共同提出的改变理论中有一个概念:

第一序改变:发生在某一系统之内的改变,系统本身维持不变。例如,做恶梦的人,在梦中可以做许多事——跑、躲、打、喊等等——但无论怎么变换这些行为,都无法停止噩梦。

换一句话理解「第一序改变」:

凡事变得愈多,愈是不变。

 

那么,什么样的改变会维持原系统不变?当事件A造成原系统状态偏离,我们引入其对立者非A,并持续加强这一行动,就能维持原系统不变。执行非A,就是第一序改变。例如,天气太热(事件A),我们开空调(非A),维持室温不变。反之亦然。

改变理论最早应用于人际、婚姻、精神治疗领域,后逐步扩展适用于人类事务的方方面面。

以改变理论的视角来看,上述减肥计划实际上就是典型的「第一序改变」,胖瘦维持不变。同样的,我们会发现制定读书量计划也是典型的「第一序改变」,原认知水平维持不变。

「第一序改变」是一种生活中普遍适用的问题处理方式。除了天热开空调,还有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寂寞了就找人聊天等。

这样的处理方式还会让人给自己制定一系列KPI,去考核结果。减肥时,你最关注的KPI是体重。读书,你关注的KPI是读多少本书。于是,为了完成心中的KPI,人都会开启“绩效致死”模式。减肥的人磨损了膝盖,伤了胃,体重反弹。读书人拼命追赶KPI,竟说不出学过哪些知识。运动照和书籍封面晒朋友圈,只不过是完成KPI时的例行打卡。

 

变得愈多(越勤奋越努力),愈是不变(原认知水平越是不变)。

现在会有人问,也有很多人这样去减肥读书,真正地获得了改变,这如何解释?

表面上看,他们做的事情是一样的,但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产生了巨大改变,因为他们无意中触发了「第二序改变」。

 

·如何迭代读书量计划?·

当我们不是要维持系统不变,而是要从系统A转换到系统B时,就需要「第二序改变」:

第二序改变:改变发生在系统之外,控制系统整体的前提改变,使系统转换到完全不同的状态,也即改变之改变,简直就像量子跃迁。例如,从梦中醒来。

在我们生活中,「第二序改变」真实发生着。

减肥的「第二序改变」是从系统A(高体脂)到系统B(低体脂),那么旧思考路径的解决方案(多跑,少吃)显然无法与这类改变建立直接的因果关系,降低体脂就只是多跑少吃?怎么跑?怎么吃?请先把体脂降低的原理搞清楚。所以,那些同样是“多跑,少吃”而减肥成功的人(没学过健身理论,没教练带),只是他们的训练饮食方法刚好符合生理学原理,例如高强度间歇跑、高蛋白低脂饮食等。

制定过读书量计划的人,实际上所期望的「第二序改变」是从系统A(低认知)到系统B(高认知)。

所以,基于以上分析,我提出的解决方案是:

 

不要制定读书量计划,要制定认知迭代计划。

提高读书量仅仅是「第一序改变」,它与认知迭代之间并非直接相关。那些通过大量读书并引发认知升级的人,正好无意中触发了「第二序改变」,开启了认知迭代,虽然在表面上看来,大家确实都是以读书量为目标。如果你没有如此幸运,那么,读书量就不应该是你关注的KPI,认知迭代多少次才是。

 

1、认知迭代的标准是什么?

人类智识的增长,源于对「概念」的掌握。抽象的概念,是人对世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概念并不都能带来认知迭代,能带来迭代感的概念,需要有这些特征:

精深你对某一事物的认知

拓宽你对某一事物的认知

颠覆你对某一事物的认知

 

2、哪些学习渠道有助于认知迭代?

书中,真正能帮助你完成认知迭代的是非虚构类书籍,如经济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物理学、商业理论等。而虚构类书籍的主要功能,是影响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品味,但你看上一千本名著小说甚至画册,也无法获得诸如边际效益递减、机会成本、工具理性、第二序改变、递弱代偿这样能重塑认知能力的概念。

另外,能达到同样目标的还有多种学习方式。例如与牛人聊天,看视频,碎片化阅读等。在这种学习视角下,只要能完成认知迭代,学习方式完全可以多样化。我个人多次从朋友圈碎片化阅读中,获得了新认知。

 

3、如何制定认知迭代计划?

大计划关注个人感兴趣的学科领域。我制作了两份思维导图,一份叫做我的知识体系,记录我喜爱的学科中经典的陈述性知识和概念。另一份叫做万物疑问,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筛选知识体系中的概念知识来回答。由于我关注的是认知迭代,并且不断地做剔除、融合的工作,所以这两份思维导图的内容数量是动态增减的。

 

小计划记录每一天的认知吸收。我的日记做了这样的分类:

由于我仅关注认知迭代,所以记录无需复杂,只需记录新概念。例如,我学了改变理论后,就如此记录:

真正有用的新概念未必多,如果今天没有新的,就记上没有。坚持这样记录,一年下来,你就能清晰地回顾过去所学,也能看到这些概念给你带来的认知增长,自然也不会出现“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的意义在哪里?”这类问题。例如改变理论,就让我重新开始审视创业、管理、营销、阅读、学习。例如递弱代偿,给了我一个看待整个世界的新视角。

 

·认知迭代才是你要制定的KPI·

当你真正关注认知迭代计划时,读书多少便显得毫无意义。如果你有认知科学和演化论的知识基础,3小时能看完《机器人叛乱》。若没有,读这本书如同嚼蜡。《皮囊》这类书籍你一年兴趣能看上百本,但《物演通论》、《21世纪资本论》也许你花上一年都啃不下一本。

一定比例kill time的阅读当然得有,但若是期望通过阅读升级思维系统,那么以“成为我的骨头和肉”而非实际的陈述性认知,去诠释阅读所得,难免有懒惰的勤奋后又施以鸡汤式自我安慰的嫌疑。

读过的好书,忘不掉。真正获取到的新认知,一定记得住讲得出。

 

阅读(324) ┆ 评论(0)
发布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学校专栏:

学校专栏: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大连东大人才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