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东大人才职业技能提升服务平台

Dalian Dongda HR Service Platform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文章
  • 文章
搜索

论坛首页>>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咨询师三级课堂笔记(2)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dongda2016
等级:普通会员
头衔: 注册会员
星数:
帖数:146
精华:0
积分:298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16-03-12 11:35
字体大小: 1#

心理咨询师三级课堂笔记(2)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强调以习惯来解释人类行为。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2、社会行为(领会)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识记)

1).微观的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2).中观的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

3).宏观的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4、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识记)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1.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1.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特点:对社会经验描述分析主要在欧洲进行

3.要点:(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a.拉扎鲁斯《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

                       b.谢夫勒以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c.冯特《民族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a.塔尔德《模仿律》

                       b.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c.列朋《群众心理学》,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

                         论发展的顶峰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费洛伊德——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

                          及超我的人格理论。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幻觉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等。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1.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

2.特点:(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要点:(1)实证方法: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2)实验方法:a.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

               b.墨菲夫妇:《实验社会心理学》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4)二战后的特征:a.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

                   b.理论向多元化发展,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与预测行为

                   c.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5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5、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识记)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4).伦理原则

6、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应用)(领会)

1)自然观察:特点: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自然观察试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

2)参与观察:特点: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采用参与观察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负面影响。

2.调查法(亦称询问法)(应用)

1)访谈法:特点:a.访谈者必须在双方人际沟通中取得信任,使被访者积极配合

                   b.具有特点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则

             分类:a.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

                   b.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访谈过程与技巧:a.准备工作

                             b.接近被访谈者

                             c.应对拒绝的技巧

                             d.谈话与提问技巧

                             e.追问技巧

2)问卷法:特点:a.标准化程度较高

                   b.收效快

             类型:a.结构问卷与无结构问卷

                   b.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

             结构: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答案、计算机编码、调查实施记录、

                   结束语

3.档案研究法

1)优点:对研究对象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

2)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4.实验法

1)基本概念:a.自变量:研究者选择、控制的变量。多指能影响、决定及改变行为的客观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动机、态度等

               b.因变量:跟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多指被试者的心理反应与行为

               c.信度、效度等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7、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定义: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2)简史:a.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俄国的巴甫洛夫,美国的沃森

           b.发展了行为主义:赫尔、斯金纳

           c.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米勒、多拉德

           d.提出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沃尔斯特

3)学习机制:a.联想:古典条件反射

b.强化:行为后的奖赏(正强化)与惩罚(负强化)作为强化,能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

4)观察学习:a.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8、社会化概念(识记)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 ,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9、再社会化(识记)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10、社会化的内容(识记)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

11、社会化的条件(识记)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2)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人类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12、社会化的载体(识记)

1)家庭: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2)学校: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

3)大众传播媒介: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

4)参照群体: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特点是,个体可以不具备这个群体的成员资格,但这个群体却能为个体提供行为空间。参照群体的作用是规范和比较,前者向个体提供指导行为的参照框架,后者则向个体提供自我判断的标准。

13、政治社会化

1)个体学会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有相应的态度和行为。

2)目的:将个体培养成一个合格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

3)核心内容: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

4)爱国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a.国家形象阶段

                             b.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c.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14、道德社会化(领会)

1)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

2)三个方面:a.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b.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形式是直觉的体验,形象的体验,深层次的体验。内容是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

               c.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15、性别角色社会化

1)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

2)有关描述:a.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

               b.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c.性别角色:表示男女在社会行为方式的差异

3a.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的机制实现的

     b.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和社会从多方面强化了男女两性的角色差异

16、语言社会化

1)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17、社会角色的概念(识记)

1)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2)米德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有助于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3)角色理论是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解释个体行为并研究其中规律

18、社会角色的分类

1)按获得方式分:先赋角色、成就角色

2)按行为规范化程度分:规定型角色、开放型角色

3)按功能分:功力型角色、表现型角色

4)按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自觉角色、不自觉角色

19、角色扮演过程(识记)

1)角色期待: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

2)角色领悟: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按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来进行的

3)角色实践: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实际表现的角色

20、角色失调(领会)

1)角色冲突: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是角色冲突。既有角色间的冲突,也有角色内的冲突

2)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

3)角色中断: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4)角色失败: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21、社会知觉的范围

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2.对他人人各的知觉:

22、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经验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

3.认知者的情绪: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23、图式(识记)

1.概念: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2.作用: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个体知觉他人,所看见的是其想看见的东西,即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

2)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中心。

3)影响记忆:个体知觉他人能记住的,是其以前知道的东西。

4)影响自我知觉:认知者如果建立了自我图式,就会据此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

                   自我图式:个体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认知。

文本框: 新事件输入文本框: 长时记忆文本框: 输出信息
关于事件的
文本框: 新事件输入,文本框: 长时记忆,文本框: 输出信息
关于事件的



文本框:  是文本框:  是



社会认知过程中图式作用方式流程图

24、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1.印象:指存留在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印象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

2.印象形成: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个体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等,明确它对个体的意义以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3.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25、印象形成的效应

1.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识记)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3.刻版印象与定型(识记)

1)刻版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2)定型:如果刻版印象是针对某一群体成员则称为定型。

3)作用:a.积极作用: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b.消极作用:容易形成偏见

26、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加法模式:人们总体印象的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把他人的诸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

2.平均模式: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3.加权平均模式:根据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数,然后将权数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27、印象整饰(领会)

1.印象整饰的概念:亦称印象管理。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待。

2.印象整饰的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动一种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整饰。

3.印象整饰的策略:

28、归因的概念(领会)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一种普遍需要。

29、行为原因的分类(识记)

1.内因与外因:a.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各人特征。如将行为原因归于各人特征,成为内归因。

               b.外因: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如果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课程可称之为外归因或情景归因。

                      c.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之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30、控制点理论(识记,领会)

1.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2.内控者: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他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人的内部,称为内控者。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3.外控者: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状况,而个人努力是无济于事。这类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控制点在个人的外部,称为外控者。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

31、成就动机

1.成就动机(领会):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广泛背景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

2.抱负水平(领会):1)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成就动机的强弱。

                  2)抱负水平与个体以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识记):

4.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识记):1)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从小就培养儿童的成就感,这是自我实现者高峰体验的基础。

                                   (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

32、社会赞许动机(识记)

1.社会赞许动机的作用: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发展非常重要。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

2.社会规范对赞许动机的影响:社会赞许动机是学习的产物。个体在婴幼时期的赞许动机以成人,主要是父母的规范为标准;在儿童及青年时期,同辈群体的赞许,即同辈群体的规范的影响往往超过成人。

33、侵犯

1.侵犯的构成(领会):广义的侵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

1)伤害行为: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

                    (2)侵犯动机(侵犯意图),侵犯行为的原因

                    (3)社会评价:a.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社会性质

                                   b.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侵犯是亲社会性质的

                                   c.介乎二者之间的侵犯,即被认可的侵犯。

2.侵犯的原因(识记):

1)本能论的解释:

a.费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使人遵循快乐原则行事,自我保存本能使人适应环境避害趋利。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于身心健康不利。

    b.罗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其生存意义很重要。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侵犯及其“升级”,要采取耗散侵犯本能的办法。

2)挫折——侵犯学说(识记):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a.多拉德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

这种学说有三个主要观点:其一,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其二,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其三,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b.米勒认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

c.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强化、联想和模仿。

34、利他(领会)

1.利他的性质:(1)利他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2)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认为目标。

2.利他产生的条件:(1)外部因素:a.自然环境

                               b.社会情境:他人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

                               c.时间压力:时间紧迫,难于利他。

                               d.理他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似的人(态度,价值观)

                                                 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

                                                 有吸引力的人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a.心境(愉悦)

                                         b.内疚

                                         c.人格(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他人的同情与理解都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更多救助技能与手段

3.对利他行为的解释:(1)生物学观点:动物有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的本能。

                   (2)社会交换论观点: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

35、态度的概念(领会)

1.态度的概念: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具有:a.评价性;b.内在性;c.对象性;d.稳定性

2.态度的成分:CAB统称为态度的ABC模式

3.态度与价值:态度来源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

36、态度的功能

37、态度的维度

1.方向: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

2.强度:即态度方向的程度。

3.深度: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个体在某一态度上的外显度是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

38、态度的形成(识记)

    美国的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1.服从: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

2.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主动趋同于对象,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3.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称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是以理智,即人之成分为基础的。

39、 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

态度转变模型(识记)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

 

1.传递者:(1)信息的传递者: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均成正相关。

         (2)说服的意图:a.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改变态度

                          b.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抗拒,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态度。

         (3)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服。

2.沟通信息:(1)信息差异:a.传递者的威信较高,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

                          b.传递者的威信较低,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

           (2)畏惧: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

                      a.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否定畏惧本身,态度转变较少。

                      b.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倾向性:a.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b.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3.接受者:(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a.已经内化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

                                b.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a.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

                                b.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

                                C.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因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4.情境:(1)预先警告: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

       (2)分心:a.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

                  b.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

                  a.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

                  b.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40、态度转变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1)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的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2)他提出 POX模式

2.认知失调论

1)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

2)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a.逻辑的矛盾

                                           b.文化价值冲突

                                           c.观念的矛盾

                                           d.新旧经验相悖

3)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a.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b.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c.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社会交换论(识记)

1)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2)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

3)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41、沟通的概念(领会)

1.沟通: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2.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

3.大众沟通:也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沟通过程。

42、沟通的结构(识记)

1.信息源: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

2.信息:沟通者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在各种符号中,最重要的是词语。

3.通道:沟通的信息载体

4.信息接受者:沟通的另一方

5.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相互过程

6.障碍

7.背景:沟通发生时的情景

43、沟通的功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

3.满足要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5.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和效率的提高

44、人际沟通的分类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按组织系统分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按信息流动方向分

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以信息源及接受者的位置分

4.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按沟通形式分

45、沟通网络

a)         1.正式沟通网络:

a)        2.非正式沟通网络:

46、体语:(领会)

体语是身体语言的简称。指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外貌、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通过体语实现的沟通叫体语沟通。

47、目光与面部表情(识记)

1.目光:(1)眼睛是最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的情绪、态度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显示出来。人的情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瞳孔会不自觉变大;对使人厌恶的刺激物,瞳孔反应是明显缩小。

2)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

2.面部表情:(1)表现愉悦的关键部位:嘴、颊、眉、额

表现厌恶的关键部位:鼻、颊、嘴

表现哀伤的关键部位:眉、额、眼睛、眼睑

表现恐惧的关键部位:眼睛、眼睑

2)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目光与面部表情是相互一致的。在特殊情况下,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会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面部表情。

48、身体运动和触摸

1.身体运动: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手势语占重要地位。

2.触摸:(1)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2)每一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个体不仅对触摸感到愉悦,而且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

49、姿势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某种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50、人际距离(识记,领会)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

1.公众距离 12——25

2.社交距离 4——12

3.个人距离 1.5——4

4.亲密距离 0——18

(注:1呎=0.3048米,1吋=25.4毫米)

51、暗示

1. 暗示的概念(识记,领会)

1)概念: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照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2)三个环节:(1)暗示者

2)暗示信息

3)被暗示者

2.暗示的分类:(1)信息来源:a.他人暗示

               b.自我暗示

(2)暗示者的目的:a.有意暗示

 &n

IP 属地:大连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学校专栏:

学校专栏: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大连东大人才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
seo seo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